笔趣阁 > 开局被陷害:女知青迫嫁残疾军官 > 第231章 跟白给差不多

第231章 跟白给差不多

笔趣阁 www.biqugex.org,最快更新开局被陷害:女知青迫嫁残疾军官 !

    卖海鲜的吴大娘,见孟晓曼来,特地挑了两条最肥的大黄鱼,还有带鱼、蛏子、扇贝、鲍鱼、小八爪等弄了一小桶,让孟晓曼提着吃。

    走之前,吴大娘来送她,孟晓曼给她开了个调养身体的方子,给陈船长,现在,他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和未受伤之前差不多了,去璐市复诊的时候,医生都说没想到能恢复的这么好。

    吴大娘知道,这都是孟晓曼的功劳。

    经过陈船长这次意外,她也看清楚了,和大儿子儿媳分了家,现在正准备给小儿子说亲,等这桩事弄完,他们两口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午饭简直是海鲜盛宴。

    捞汁小海鲜、香煎带鱼、红烧鲍鱼、白灼对虾、粉丝蒸扇贝···,两条大黄鱼,一条清蒸,一条酱焖,不同的口味,同样的鲜美。

    在屿山最多待半个月,孟晓曼每天都有很多事干。

    晒果干,做花茶,晒海货,还经常去赶海,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她这次来屿山与其说是来看萧向东的,不如说是进货的。

    自己赶海捡的东西有限,索性跟吴大娘下了个大订单,让他们收了渔获,选一些直接送过来。

    送货的是陈船长的小儿子,叫陈栋,话不多,人却厚道老实,每次送的海鲜都是又大个又新鲜。

    果子是跟陈大爷订的,菠萝蜜、龙眼、芒果、香蕉···,孟晓曼晒了半院子的干果。

    海市卖的远不如自己晒得好吃,还贵。

    齐艳丽也经常过来帮忙。

    她从张长驰口中,知道孟晓曼夫妻两人对他以及他弟弟爷爷帮助很多,心里对两人很是感激。

    晒制海货、果干的空档,孟晓曼和翠翠一起在海边捡了许多颜色好看的贝壳和海螺。

    孟晓曼能弄来的机器都比较原始,再高级的只有国营工厂里才有,她也弄不到。虽然只有取坯、打磨和穿孔三种半手工的机器。但足够满足她现在的需求了。

    这种半手工的制作方式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保持贝壳的自然光泽和魅力,正是她喜欢的。

    机器的事情解决了,孟晓曼开始寻思找谁来做这件事。

    目前,她只打算做了纽扣供自己铺子使用,所以并不需要找很多人。

    考虑后,她先去找了郑秀梅这几个比较熟的人,问她们愿不愿意干。

    一听在家就能挣钱,郑秀梅、齐艳丽、齐小云都很感兴趣。

    随军的家属越来越多,岛上能安排人的岗位却极其缺乏。她们三个都没有工作。

    贝壳、海螺和蚌壳,这海岛上到处都是,基本不用成本。

    机器孟晓曼这有了,三人只出手工就行。

    这活不重,孟晓曼也没有规定任务量,让她们有时间就做做,每颗纽扣每人一分钱手工费。

    每天做两三个小时,一个月每人能分个十几二十块钱,足够一家人吃菜打牙祭的了。

    贝壳纽扣的事解决了,孟晓曼又开始琢磨珍珠的事。

    萧向东之前给她买的珍珠项链,她很喜欢。想着能不能在屿山和璐市收一些,做衣服的时候用。

    孟晓曼拿了包海市买的点心,去找了陈船长。陈船长虽然不做船长了,但是身体恢复后仍跟着儿子出船。

    “珍珠这东西得看运气,小的倒还好,大的很少,而且,这东西都是由国营供销厂统一收购的,好东西,我们也不敢私藏。”

    像渔获这种东西,因为运到璐市不如璐市渔民自己打捞的新鲜,统购的数量少,他们可以在岛上的集市卖一部分给军属和岛民。

    但珍珠这种好东西,却是不行的。

    黑市也有人出,但是风险太大。

    “那小珍珠呢?”衣服上用的珠子,小珍珠比较多。大珍珠更适合做首饰。

    “像黄豆大的,品相好的,也得统购,品相差的,或者米粒、绿豆那么大的,就没啥用了。都给小孩玩或者直接不要,跟蚌壳一起扔海里了。”

    “那以后遇到这种小珍珠,队里能不能卖给我?实话说,我在海市弄了个裁缝铺,给人改衣服,需要些小珍珠坠衣服上,好看。”

    陈船长摆摆手,“你想要的话我跟队里说一声,钱就不用了,你帮了队里不少忙,这点事情,应该没问题。反正留着也是浪费。”

    “那不行,你们打渔这么辛苦,我不能占你们的便宜。”

    隔天,陈船长小儿子送海鲜的时候,告诉孟晓曼队里说没问题,他们碰到了小珍珠,给她留着。

    价格嘛,一块钱一斤。

    一块钱一斤,跟白给差不多,这是村里的好意,孟晓曼没有拒绝。

    转眼十多天过去了,到了回海市的时间。

    晒好的海货、果干还有花茶,弄了整整两大包。

    看着满满的囤货,孟晓曼翘起了嘴角,“这下可以吃到过年了。”

    “你喜欢的话,明年我晒了给你寄些。今年跟着你,也学会怎么做了。”齐艳丽说。

    婚假时跟张长驰回清河大队的时候,张爷爷就说,孟晓曼给他们寄过好几次海货。现在她和张长驰结婚了,他的家人也是她的,恩情,自然也是。

    “那就麻烦你了。”人情这个东西,只有你来我往,才能长久。

    萧向东和张长驰是发小、兄弟、战友,就凭这些,她也会跟齐艳丽处好关系,更何况,现在的齐艳丽真的很好。

    两人结婚后回家,张爷爷不愿给张长驰增加负担,要分家,是齐艳丽拦着的,说张长驰的弟弟也是她弟弟,照顾他,是应该的。

    还鼓励他努力考大学。

    现在,每个月津贴刚下来,她就让张长驰给爷孙俩汇生活费。

    安平县

    张长鸣去邮局取完汇款,又去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参考书。

    去年,因为不想再拖累大哥,他没有参加高考,决定在家上工,养活自己和爷爷。

    年后,大哥带嫂子回家,新嫂子人很好,不仅不愿分家,还要供他上大学。走的时候,不仅留了粮票和钱,每月还汇款回来。

    从小体弱多病,他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安平县。他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所以,决定参加今年的高考。

    高考参考书很贵,还不一定能买到,所以他都是和萧向美、向学买不同的书,互相换着看。

    去年开始,萧光荣夫妻俩便开始给萧向美相亲了,不过相了好几个,她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