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母子乱伦淫情史 > 第22章 朝邸遂愿(第1页)

第22章 朝邸遂愿(第1页)

在新君登基后的初次朝会上,一表全新气象也彰显出来。

位于大明宫内的朝会议政中心宣政殿,经过了一番精心清扫与装扮,处在殿堂中轴线坐北朝南的御座,换成了更长更宽的款式,新皇帝李重润身着有冕旒与带有十二章纹且黑红相间的衮冕入朝,刚与儿子结婚并怀孕的皇后韦香儿亦身着红蓝相间且布满花鸟的袆衣相随,且同时在此落座,母子夫妻二人还手拉着手,一表恩爱之情也表露出来。

这样子颇似当初李治和武则天帝后二圣临朝之景。

随着女官宣布朝会开始,众人集中在宣政殿中央的地毯上跪拜高呼:“懿德皇帝,顺天翊圣皇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李重润沉稳的说道:“众卿平身。”于是众臣便起身,陆续在朝堂两侧落座。

“启奏陛下,近日拟再裁撤一众冗余京官,约在千人左右,已组织人手阅览其入职渠道与政绩,过于庸碌乃至存有过失的,尽皆罢撤,争取京官定额控制在高宗朝末年四千余人左右。”丞相姚崇第一个出列发言,有条理的陈述道,他向来以务实干练着称,且早与张柬之此前合作,对官员名册履历有所掌握。

“姚丞相所拟名额颇为妥当,窦副丞相所拟收检宫内多余乘舆服御、金银器玩,珠玉锦绣。乃至官员宗室逾制器物,大体如何了?”李重润问道。

“启奏陛下,经初步查验的,宫内多余金银珠玉布帛器物,约值二百四十万两。京内及各郡县近来亦搜检约一百一十万两。”

副丞相窦怀贞素以清廉节俭着称,组织清查很快就有了巨大收获。

“很好!先减轻民众负担,才能实现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初步落实!如若节流出成效,下一步开源,便可使民富足安乐更为稳固了!这么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初步清查,有劳二位爱卿了!”李重润十分满意,对正副二位丞相表达了赞许之意。

“陛下,臣有事要奏。”晋公兼礼部尚书薛稷带着急切的语调说道。

“有何事要奏?”李重润好奇的问道。

“陛下所颁罢废儒教之诏,着实殊为不妥,国子监有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其多为三至七品官子弟,所习儒术已久,如若一时尽数罢废,改习道经,则颇难适应,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切莫尽罢儒教!”薛稷为人好古博雅,辞章甚美。

政事之余,专力书画。

被孔儒经文浸透的他,乃至诸多以此为晋身之阶的儒生,自然是不愿意废除的。

“你们儒教当初控制汉朝之时,又何曾在乎过道如何安置呢?还愿留下继续进修的固然更好,离去也听其自便。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庄子。天运》有言:‘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博取名望和权势不是不可以,但要有个适当的尺度,且你们的仁义,并非永久不变的,只是一时的,不可作为苛责他人过多的理由。”李重润摆出了轻松的态势,不紧不慢的回道。

“话说回来,你等礼部所司之职,亦包含对外国的交往,西侧大食国侵扰粟特诸城与进犯安西都护府之况,你明了几许?”李重润继续发言,又带着质疑的口气进一步反问道。

“这…这…臣着实了解不多,得前去查问才是。”薛稷顿时面红耳赤,答不上来,他平日里只在乎书法和诗词创作与收集,本就对外交无心在意,如今忽然面临查问,此前毫无思想准备,自然到质询时便一无所知。

“你如此庸碌无能,尸位素餐,还阻挠改革,陛下留你有何用?当务之急是罢黜此等无用之人,启用通晓外情之人接替。”一旁的皇后韦香儿也开始发言,斥责薛稷的无用,提出了另选新人的意见。

“启奏陛下,皇后,臣有故交渠道通晓西域近况,可加以概述。”一旁的太常少卿贺知章带着自信的语气起身奏道。

“贺爱卿请讲,近日其有何变故?”李重润好奇的问道。

“近日大食国驻呼罗珊总督亚兹迪接替其父穆哈拉布就任,不久前刚攻打史国都城乞史城铩羽而归,其十年前在马斯金之战中为大食国君平叛,擒杀数千敌军大胜,去年攻下木鹿以南的瑙堡,又擒杀数千佛教徒,是不可小觑的猛将,履历胜多败少。其副将屈底波更为凶悍,不久前调任为其副将,去年参与贾马吉姆之战,为大食国君平叛。其仅率两千骑兵便破敌万余,亦需多加小心。”贺知章认真细致的持续阐述道。

“贺爱卿的确所述详略得当!尔等亦当以为模范,所司之人需细致掌控外情!朕着即免去薛稷礼部尚书之职,改任贺知章为新任礼部尚书!”李重润兴奋的表达了肯定之意。

“谢陛下隆恩!”贺知章拜倒在地,感谢了李重润的委任。

“贺爱卿通晓西域实况如此详尽,可否与朕道来,为何渠道所获?”李重润对刚委任的礼部尚书贺知章带着好奇的语气问道。

“禀陛下,臣少时云游四方求学,有诸多结识之人,有一商人名为李客,其常来往于西域及蜀中之间,结交诸多侠客商队,了解西域之事颇为广博,且有马队信鸽传书通信。去年在碎叶城其妻产一子名为李白,不久前全家刚返蜀中。臣时常与其交谈出游,亦有结交诸多商旅侠客,方才有此见闻。”贺知章将自己游学四方及结交商旅侠客详尽了解外情之事做了概述。

“贺爱卿的确见识广博,现大唐乃万象更新,处用人之际,如能引荐发掘诸多此类人才,乃我朝之幸。《淮南子。说山训》有言:‘力贵齐,知贵捷。得之同,速为上,胜之同,迟为下。’处事需迅捷高效,不可拖延推诿。从运输到外情乃至军事庶政,皆当如此。”韦香儿也表达了对贺知章的肯定,并以此为例提出了需要加强发掘人才何提高办事效率的主张。

“陛下、皇后圣明!”众臣顿时齐齐下拜。

“此番暂无要事相商,退朝!”李重润大声说道。

在下了朝之后,众臣为近来诸多大变心绪各异,支持与反对变革的众人都暗中慢慢形成了不同的核心,而反对的核心,自然是以桓彦范、崔玄??、孔崇基为首的一干老派儒臣。

“当下太极宫里的孔庙都给拆了,城内的文庙虽然没有动,但香火稀落了不少,祭拜的人也少了很多,真是礼崩乐坏,史无前例!”褒圣侯孔崇基气不打一处来的喊道,连胡子都歪了。

在博陵公兼中书令崔玄??位于兰陵坊内的博陵公府内,这些顽固尊孔派进行着党羽间的讨论和密谋筹划,正堂内有数十人聚集而坐。

“国子监学生们不满的也不少!近两千学生一大半因精通儒学,此番改考道举,这下可统统没了着落,他们多半为官宦臣僚子弟,绝不会甘心让功名利禄就这样丢掉的!要是发动起来,必将有山呼海啸之势!”公府的主人,博陵公兼太子太师崔玄??也接上了话。

“此前清查积案与冤情的诏敕仍然有效,现在清查违制器物没收充公只是第一步!要是私掠良民,侵占田地,乃至超越许可额度蓄积兵甲查出来,那可就惨了!想不到扶持的正统居然是如此敌视我等,悔不当初啊!”侍中桓彦范满腹怨气的诉苦。

“崔公乃五姓七望之博陵崔氏之首,褒圣侯为孔圣嫡传后代,要是号召天下儒生举事,必将一呼百应!下官身为户部侍郎,乃户部之副,在度支方面可为诸公想方设法提供援助!”郢公兼户部侍郎宗楚客奉承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